龙井市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近年来,龙井市坚持以建设生态宜居的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市为目标,以棚户区改造和环境绿化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龙井市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棚户区和暖房子改造等项目。目前,龙井市实施棚户区改造34.33万平方米,拆迁6389户;完成廉租房建设1936套,建筑面积96310平方米,总投资11650万元;市区“暖房子”改造完成124.3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完成4979户;市内新修建道路总长85.38公里,安装道路照明灯5539盏,总长80公里;城市日综合供水量3.5万吨,用水普及率达90%以上。
该市积极推进交通事业发展,逐步实现交通网络全覆盖,先后新建、改建了白龙岭至和龙界、胜地至白金、龙井至三合等17条县乡公路,修建了48.8公里的龙三公路和41.7公里的龙图城际公路,实现了延龙图一体化交通服务网。目前,龙井市公路总里程达76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50.6公里,硬化率达90%,63个建制村实现了通水泥路;不断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开通客运班线营运线路17条,城市公交车营运线路5条,投入使用营运车辆1708辆,2013年完成货运量112万吨、客运量近400万人次。
该市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市项目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取得质的突破,建设了梨花民俗广场等7个广场及游园,绿化覆盖率达44.85%,绿地率达3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2平方米,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市区环境噪声平均值连续20年控制在55分贝以下,环境空气质量连续20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2008年,龙井市顺利通过省A级卫生城市验收,三合镇和德新乡被评为国家级卫生乡(镇)和国家级生态乡(镇),其余乡(镇)均为省级卫生乡镇及省级生态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