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地产:绿色人居领跑者的三十年
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如招商地产一样,与绿色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30多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发轫,招商地产的开发使命就诞生于此。工业区的缔造者袁庚一方面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
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如招商地产一样,与绿色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30多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发轫,招商地产的开发使命就诞生于此。工业区的缔造者袁庚一方面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鼓舞改革者,另一方面把开发目标定调为“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时参与开发的招商地产,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
30年来,招商地产人孜孜不倦地践行着绿色人居理想的使命。从泰格公寓、南海意库到金山谷,再到海上世界,招商地产经历了三个代表性阶段。其中,泰格公寓和南海意库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建筑的最初探索,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社区的实践,而正在打造的蛇口海上世界则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城市生活的最新追求。
伴随着产品体系的完备,招商地产的战略思维也愈加清晰。1979年,开发深圳蛇口,招商地产以“社区综合开发”模式进行绿色地产尝试;2002年,该模式孵化出“绿色地产”战略;2009,正式提出“绿色公司”和“绿色人居”的概念。与此同时,招商地产也完成了自身的跨越,规模已由最初的40亿跃升至400亿,相应的利润也翻了10倍。
今年是招商地产成立30周年。时至今日,这家地产企业已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绿色人居领军企业,而它仍在使命驱动下尝试更适用、经济、美观的绿色地产。就在今年,公司将绿色技术部门升级为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并开创国内先河设立首席绿色低碳官的职位。从内部管理上确立绿色理念与技术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流程重要环节。
绿色基因始于蛇口
5月,蛇口。温润的风略过远处的海面,吹拂着这座花园小城。
小城上既有生气蓬勃的写字楼、创意园,也有让人放松身心的商业广场、街区公园,更有浮嚣都市里难得一见、逛得起来的街道。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脚步悠闲,转个弯就能遇到令人惊喜的小店。这幅图景正实现了一位98岁老人多年前的心愿:“将蛇口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位老人是袁庚。30多年前,蛇口首航。袁庚一手引领招商局集团独资创办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时间流逝30年,蛇口并没有老去,却是以一座洋溢着山海风情的滨海新城展现在人们面前。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地产以一套综合解决方案指导蛇口进行绿色开发。公司对住宅和产业、商业设施布局统筹规划,实现整体低密度,使优美的自然景观得以延伸,使人们能以步行方式接近每一项生活所需。
事实上,招商地产的前身是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早在30年前就参与了蛇口开发。30年来,这家开发商不断实践着和谐人居的理念,不但在深圳,还推广至全国。
当时,产业落地蛇口,大批劳动者亦随之涌入。劳动者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使宿舍、食堂、工厂、社区应运而生。蛇口,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人、产业这些最活跃的元素。这为产业和居住结合的开发模式——社区综合开发提供了基础。
虽然是工业区,但蛇口的开发秩序井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袁庚在鼓励改革者敢为天下先之外,还要求: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是因为袁庚对蛇口倾注了太多感情。今天,蛇口还有一条名为“爱榕路”的街道,就是纪念那个热火朝天的开发年代,袁庚竟为一棵老榕树让路的故事。招商地产的人说,这个细节足以反映老一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念前瞻性。
“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句话奠定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方向,也将绿色开发深植在招商地产的基因中。
此后多年,招商地产在一片荒野滩涂上,按照现代化发展脉络打造着蛇口。这片占地11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记录了深圳与招商地产成长的足迹。今天在蛇口,招商地产总计开发项目近百个,项目涉及写字楼、工业厂房、商业配套、别墅、商品住宅及保障房、城区公用设施。2011年,顺着大股东招商局600亿元改造蛇口的思路,招商地产倾力打造海上世界绿色低碳综合示范区。
今天的蛇口,已经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生态系统。不但因为绿化率高达47%,还在于招商地产对蛇口半岛的低碳城市化开发运营,形成了社区内产业、居住可持续互动,功能丰富又相互支撑,能实现高度自我调节。
招商地产人总是说,在蛇口能实现走路上班、走路上学、走路购物、走路休闲。这“四个走路”是招商地产社区综合开发最质朴的愿景,也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回归。对蛇口的未来,招商地产的定位是走“国际化低碳生活模式”,使其成为全国领先的低碳经济发展区和生活区。从蛇口出发,回到蛇口,招商地产用他对城市与人居的思考、实践,承担这份历史的责任。
知行合一的绿色实践
蛇口开发五年后,1984年,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正式组建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今天已是央企招商局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之一的地产业的旗舰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招商地产对于蛇口工业区的建设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率的概念,而是从袁庚最初提出的居住理想出发去进行“综合社区开发”的实践,建设“山海间的绿色家园”代表了这一时期绿色战略的初始阶段。
2002年,随着开发体系和开发模式日益成熟,招商地产正式提出“绿色地产”战略,倡导“绿色地产低碳生活”。
2004年,招商地产对绿色地产进行了有效诠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房地产活动,并通过绿色地产的实施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招商地产认为,自身有三个重要角色:园区开发商(以产业、居住互动为核心的社区综合开发模式)、绿色地产商(提供高舒适、低消耗、低影响的绿色低碳产品)、“家在,情在”的和谐社区综合运营商(公司品牌理念与增值平台)。
招商地产踏上了绿色人居之路的加速阶段。
首先是泰格公寓,由现在的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主持开发建设。当时国内对于绿色建筑尚无标准可寻,胡建新大胆起用顶尖人才及建筑设计机构,与顾问公司反复论证,建起了一座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建筑。
这栋新月型的公寓建成后,具有呼吸换气功能,可减少过度季节空调的使用。雨水从屋顶流下,进入花园周围的灌溉系统。泰格公寓的单位电耗仅为同类建筑的1/2,每年节电上百万度,节能率达63.7%。为节能支出的成本虽然近千万元,但建成六年即可收回增量成本。
2005年9月,泰格公寓成功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银级认证,这是中国率先取得该认证的房地产项目。LEED的参照标准,就是美国本土做到极致的前5%新建建筑。
有了单体绿色建筑,招商地产进而谋划绿色社区。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的打造让世界都认识了招商地产。
绿色社区怎么做?招商地产带着让更多社区复制蛇口生活方式的愿景进行研究规划。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蛇口之外的新舞台。招商地产绿色技术部门花了大量时间做研究。他们给每一棵原生态树木做标记,确定要保留的部分;他们请来国内外多家绿色先锋机构和NGO的几十位专家及准住户,多次召开研讨会反复论证,在项目开发前就制订了《金山谷项目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大纲》,“厚厚一本书”!“多做这些步骤不会让房子多卖多少钱,但对未来的价值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有能力使用最尖端的人工技术和最高档的建材,但在金山谷项目的建筑设计中,公司选择恰到好处的设计,通过最大限度利用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利因素,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地下室利用采光井自然采光与通风,整个小区建筑的综合节能率达到65%。
这种理念称为“被动式设计”,即尽量多地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在确保舒适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动态地适应环境变化,尽量节约由于采暖、制冷、通风和照明所消耗的能源。
至此,招商地产确立了绿色建筑的独特理念。一味强调建筑外形和设备的技术,可能只是打着低碳名号的建筑,实则是高耗能、高投入产品。招商地产倡导绿色,实则想做的是本原低碳,追求的是一种人与建筑、居住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
金山谷社区就是如此,它提倡居住、产业一体化,利用产业来实现经济转型并带动居住,利用居住来实现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打造金山谷绿色生态社区,金山谷不仅实现了良好的人居功能,而且带来了现实的经济效益。2009年7月7日,由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主办的联合国“首届人居企业最佳范例奖”在印度新德里颁奖,招商·金山谷项目与全球各项目竞争入选获奖,全球仅有5个项目获此殊荣,而社区项目获奖全球仅此一例。招商地产也因此荣获联合国首届人居企业最佳范例奖。
从深圳到全国:绿色领跑
2004年,招商地产开始企业战略转型,全国扩张。正逐步实现从区域开发商向全国性综合开发商发展的战略转型。经过10年的努力,已初步完成以三大经济圈为核心的全国性布局。
2009年,招商地产正式提出了“绿色公司”和“绿色人居”的概念。“综合社区开发和绿色人居体系”已成为公司异地扩张的核心竞争力。此种竞争力正是建立在公司,以及产品与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系统性运营模式。
从绿色思想到绿色技术全面应用,再到绿色技术整合应用,最终达到绿色生活系统化集成的绿色社区。招商地产用全面建设绿色建筑以及社区生活多样性作为自身要求,这种对绿色的理解和实践已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绿色人居的领军企业。
2010年3月15日,招商地产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会员,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接纳的第一个中国房地产企业会员,这标志着招商地产的绿色开发理念和实践受到了国际权威组织的认可。
招商地产的绿色之路,从最初狭义的绿色地产走向一个更广义的绿色人居。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绩效、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契合,招商地产通过“筑造绿色家园,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坚持并有特色的诠释了母公司招商局集团“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的长期使命。
2009年,深圳招商观园和澜园住宅项目已成为深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2009年,佛山招商依云水岸项目成为佛山市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2009年,广州金山谷住宅项目、深圳海月花园第五期住宅项目和深圳招商花园城五期住宅项目成为国内首批建筑能效标识示范项目。
至2014年,公司在近30个城市有近70个项目在售。可以说,经过多年动态的持续开发,招商地产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绿色开发模式,将绿色人居的开发理念从珠三角推广到长三角、环渤海及其他区域。
2009年,招商地产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司绿色运营管理体系。在此体系中,公司总部设立策划委员会和绿色地产研发中心,负责公司绿色体系的制定以及产品研发的推广。他们还在企业架构中设置——绿色技术总监。同时在各地推广设立相关职位,负责相关事宜。
今年,公司将绿色技术部门升格为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并设立公司首席绿色低碳官的职位。从内部管理上确立绿色理念与技术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流程重要环节。
据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负责人叶国栋博士介绍,该部门的职能首先有:绿色技术标准的制定,指导招商地产各地公司在项目前期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项目绿色定位、设计、技术产品选型。项目启动时,中心都会出具绿色建设意见书,对一些重大项目,绿色中心还会负责重大绿色技术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其次,除了指导公司项目的绿色实践之外,绿色中心还通过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与运营,不断研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持续打造招商地产的产品绿色竞争力与绿色商业模式。
再次,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还参与绿色品牌建设,提炼更具有推广效应的公司绿色运营理念,将各地城市公司的意识、行动统一起来。从2004年至2013年,招商地产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该论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绿色人居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性、学术性国际会议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第十届开始成为了主办单位。
三十年,绿色新起点
30年来,招商地产对人居与城市,商业与责任,发展与环境如何和谐可持续的思考未曾止步,从绿色思想的演进,绿色建筑的实践,到绿色社区的综合开发,到绿色生活方式的持续影响。特别是2013年底招商地产开发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蛇口新海上世界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其作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综合示范区所实现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内容所形成的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始在深圳、珠三角乃至国内外的城市更新发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类具备综合功能和持续广泛都市人群吸纳能力的持有型大型绿色物业的开发运营,标志着招商地产的绿色商业模式演进进入了更具想象空间的新阶段。
而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向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可以预见:招商地产积淀三十年的绿色竞争力将逐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
30多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发轫,招商地产的开发使命就诞生于此。工业区的缔造者袁庚一方面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鼓舞改革者,另一方面把开发目标定调为“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时参与开发的招商地产,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
30年来,招商地产人孜孜不倦地践行着绿色人居理想的使命。从泰格公寓、南海意库到金山谷,再到海上世界,招商地产经历了三个代表性阶段。其中,泰格公寓和南海意库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建筑的最初探索,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社区的实践,而正在打造的蛇口海上世界则代表着招商地产对绿色城市生活的最新追求。
伴随着产品体系的完备,招商地产的战略思维也愈加清晰。1979年,开发深圳蛇口,招商地产以“社区综合开发”模式进行绿色地产尝试;2002年,该模式孵化出“绿色地产”战略;2009,正式提出“绿色公司”和“绿色人居”的概念。与此同时,招商地产也完成了自身的跨越,规模已由最初的40亿跃升至400亿,相应的利润也翻了10倍。
今年是招商地产成立30周年。时至今日,这家地产企业已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绿色人居领军企业,而它仍在使命驱动下尝试更适用、经济、美观的绿色地产。就在今年,公司将绿色技术部门升级为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并开创国内先河设立首席绿色低碳官的职位。从内部管理上确立绿色理念与技术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流程重要环节。
绿色基因始于蛇口
5月,蛇口。温润的风略过远处的海面,吹拂着这座花园小城。
小城上既有生气蓬勃的写字楼、创意园,也有让人放松身心的商业广场、街区公园,更有浮嚣都市里难得一见、逛得起来的街道。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脚步悠闲,转个弯就能遇到令人惊喜的小店。这幅图景正实现了一位98岁老人多年前的心愿:“将蛇口建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位老人是袁庚。30多年前,蛇口首航。袁庚一手引领招商局集团独资创办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时间流逝30年,蛇口并没有老去,却是以一座洋溢着山海风情的滨海新城展现在人们面前。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地产以一套综合解决方案指导蛇口进行绿色开发。公司对住宅和产业、商业设施布局统筹规划,实现整体低密度,使优美的自然景观得以延伸,使人们能以步行方式接近每一项生活所需。
事实上,招商地产的前身是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早在30年前就参与了蛇口开发。30年来,这家开发商不断实践着和谐人居的理念,不但在深圳,还推广至全国。
当时,产业落地蛇口,大批劳动者亦随之涌入。劳动者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使宿舍、食堂、工厂、社区应运而生。蛇口,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人、产业这些最活跃的元素。这为产业和居住结合的开发模式——社区综合开发提供了基础。
虽然是工业区,但蛇口的开发秩序井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袁庚在鼓励改革者敢为天下先之外,还要求: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是因为袁庚对蛇口倾注了太多感情。今天,蛇口还有一条名为“爱榕路”的街道,就是纪念那个热火朝天的开发年代,袁庚竟为一棵老榕树让路的故事。招商地产的人说,这个细节足以反映老一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念前瞻性。
“将蛇口建设成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句话奠定蛇口工业区的发展方向,也将绿色开发深植在招商地产的基因中。
此后多年,招商地产在一片荒野滩涂上,按照现代化发展脉络打造着蛇口。这片占地11平方公里的工业区记录了深圳与招商地产成长的足迹。今天在蛇口,招商地产总计开发项目近百个,项目涉及写字楼、工业厂房、商业配套、别墅、商品住宅及保障房、城区公用设施。2011年,顺着大股东招商局600亿元改造蛇口的思路,招商地产倾力打造海上世界绿色低碳综合示范区。
今天的蛇口,已经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社会生态系统。不但因为绿化率高达47%,还在于招商地产对蛇口半岛的低碳城市化开发运营,形成了社区内产业、居住可持续互动,功能丰富又相互支撑,能实现高度自我调节。
招商地产人总是说,在蛇口能实现走路上班、走路上学、走路购物、走路休闲。这“四个走路”是招商地产社区综合开发最质朴的愿景,也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回归。对蛇口的未来,招商地产的定位是走“国际化低碳生活模式”,使其成为全国领先的低碳经济发展区和生活区。从蛇口出发,回到蛇口,招商地产用他对城市与人居的思考、实践,承担这份历史的责任。
知行合一的绿色实践
蛇口开发五年后,1984年,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正式组建为房地产开发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今天已是央企招商局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之一的地产业的旗舰公司。
上世纪90年代,招商地产对于蛇口工业区的建设标准已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率的概念,而是从袁庚最初提出的居住理想出发去进行“综合社区开发”的实践,建设“山海间的绿色家园”代表了这一时期绿色战略的初始阶段。
2002年,随着开发体系和开发模式日益成熟,招商地产正式提出“绿色地产”战略,倡导“绿色地产低碳生活”。
2004年,招商地产对绿色地产进行了有效诠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房地产活动,并通过绿色地产的实施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招商地产认为,自身有三个重要角色:园区开发商(以产业、居住互动为核心的社区综合开发模式)、绿色地产商(提供高舒适、低消耗、低影响的绿色低碳产品)、“家在,情在”的和谐社区综合运营商(公司品牌理念与增值平台)。
招商地产踏上了绿色人居之路的加速阶段。
首先是泰格公寓,由现在的首席绿色低碳官胡建新主持开发建设。当时国内对于绿色建筑尚无标准可寻,胡建新大胆起用顶尖人才及建筑设计机构,与顾问公司反复论证,建起了一座有里程碑意义的绿色建筑。
这栋新月型的公寓建成后,具有呼吸换气功能,可减少过度季节空调的使用。雨水从屋顶流下,进入花园周围的灌溉系统。泰格公寓的单位电耗仅为同类建筑的1/2,每年节电上百万度,节能率达63.7%。为节能支出的成本虽然近千万元,但建成六年即可收回增量成本。
2005年9月,泰格公寓成功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银级认证,这是中国率先取得该认证的房地产项目。LEED的参照标准,就是美国本土做到极致的前5%新建建筑。
有了单体绿色建筑,招商地产进而谋划绿色社区。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的打造让世界都认识了招商地产。
绿色社区怎么做?招商地产带着让更多社区复制蛇口生活方式的愿景进行研究规划。广州金山谷国际社区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蛇口之外的新舞台。招商地产绿色技术部门花了大量时间做研究。他们给每一棵原生态树木做标记,确定要保留的部分;他们请来国内外多家绿色先锋机构和NGO的几十位专家及准住户,多次召开研讨会反复论证,在项目开发前就制订了《金山谷项目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大纲》,“厚厚一本书”!“多做这些步骤不会让房子多卖多少钱,但对未来的价值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有能力使用最尖端的人工技术和最高档的建材,但在金山谷项目的建筑设计中,公司选择恰到好处的设计,通过最大限度利用气候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利因素,尽量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地下室利用采光井自然采光与通风,整个小区建筑的综合节能率达到65%。
这种理念称为“被动式设计”,即尽量多地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在确保舒适的前提下,使建筑物动态地适应环境变化,尽量节约由于采暖、制冷、通风和照明所消耗的能源。
至此,招商地产确立了绿色建筑的独特理念。一味强调建筑外形和设备的技术,可能只是打着低碳名号的建筑,实则是高耗能、高投入产品。招商地产倡导绿色,实则想做的是本原低碳,追求的是一种人与建筑、居住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
金山谷社区就是如此,它提倡居住、产业一体化,利用产业来实现经济转型并带动居住,利用居住来实现产业新的增长点。通过打造金山谷绿色生态社区,金山谷不仅实现了良好的人居功能,而且带来了现实的经济效益。2009年7月7日,由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主办的联合国“首届人居企业最佳范例奖”在印度新德里颁奖,招商·金山谷项目与全球各项目竞争入选获奖,全球仅有5个项目获此殊荣,而社区项目获奖全球仅此一例。招商地产也因此荣获联合国首届人居企业最佳范例奖。
从深圳到全国:绿色领跑
2004年,招商地产开始企业战略转型,全国扩张。正逐步实现从区域开发商向全国性综合开发商发展的战略转型。经过10年的努力,已初步完成以三大经济圈为核心的全国性布局。
2009年,招商地产正式提出了“绿色公司”和“绿色人居”的概念。“综合社区开发和绿色人居体系”已成为公司异地扩张的核心竞争力。此种竞争力正是建立在公司,以及产品与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系统性运营模式。
从绿色思想到绿色技术全面应用,再到绿色技术整合应用,最终达到绿色生活系统化集成的绿色社区。招商地产用全面建设绿色建筑以及社区生活多样性作为自身要求,这种对绿色的理解和实践已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绿色人居的领军企业。
2010年3月15日,招商地产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会员,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接纳的第一个中国房地产企业会员,这标志着招商地产的绿色开发理念和实践受到了国际权威组织的认可。
招商地产的绿色之路,从最初狭义的绿色地产走向一个更广义的绿色人居。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经营绩效、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契合,招商地产通过“筑造绿色家园,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坚持并有特色的诠释了母公司招商局集团“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的长期使命。
2009年,深圳招商观园和澜园住宅项目已成为深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2009年,佛山招商依云水岸项目成为佛山市的循环经济示范项目。2009年,广州金山谷住宅项目、深圳海月花园第五期住宅项目和深圳招商花园城五期住宅项目成为国内首批建筑能效标识示范项目。
至2014年,公司在近30个城市有近70个项目在售。可以说,经过多年动态的持续开发,招商地产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绿色开发模式,将绿色人居的开发理念从珠三角推广到长三角、环渤海及其他区域。
2009年,招商地产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司绿色运营管理体系。在此体系中,公司总部设立策划委员会和绿色地产研发中心,负责公司绿色体系的制定以及产品研发的推广。他们还在企业架构中设置——绿色技术总监。同时在各地推广设立相关职位,负责相关事宜。
今年,公司将绿色技术部门升格为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并设立公司首席绿色低碳官的职位。从内部管理上确立绿色理念与技术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流程重要环节。
据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负责人叶国栋博士介绍,该部门的职能首先有:绿色技术标准的制定,指导招商地产各地公司在项目前期至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项目绿色定位、设计、技术产品选型。项目启动时,中心都会出具绿色建设意见书,对一些重大项目,绿色中心还会负责重大绿色技术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其次,除了指导公司项目的绿色实践之外,绿色中心还通过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与运营,不断研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持续打造招商地产的产品绿色竞争力与绿色商业模式。
再次,绿色研发与应用中心还参与绿色品牌建设,提炼更具有推广效应的公司绿色运营理念,将各地城市公司的意识、行动统一起来。从2004年至2013年,招商地产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该论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绿色人居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性、学术性国际会议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第十届开始成为了主办单位。
三十年,绿色新起点
30年来,招商地产对人居与城市,商业与责任,发展与环境如何和谐可持续的思考未曾止步,从绿色思想的演进,绿色建筑的实践,到绿色社区的综合开发,到绿色生活方式的持续影响。特别是2013年底招商地产开发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蛇口新海上世界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其作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综合示范区所实现的规划、设计和配套内容所形成的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开始在深圳、珠三角乃至国内外的城市更新发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这类具备综合功能和持续广泛都市人群吸纳能力的持有型大型绿色物业的开发运营,标志着招商地产的绿色商业模式演进进入了更具想象空间的新阶段。
而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向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可以预见:招商地产积淀三十年的绿色竞争力将逐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