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578118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

让城市可持续地发展是我们这代的梦想。智慧城市,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和方法。智慧城市的本质意义是以信息、通讯等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智慧地推进我国城镇化,使人们生活
      让城市可持续地发展是我们这代的梦想。智慧城市,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和方法。智慧城市的本质意义是以信息、通讯等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智慧地推进我国城镇化,使人们生活更美好,使城镇环境更美好,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和谐,更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新著《智慧城市导论》(Smart City Guidance)是第一部将“智慧城市”至于“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之下,从城市科学角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系统梳理和完整论述的著作。

      该书从发展背景、理论科学、建设方向、支撑体系、工程推进以及创建实践等六方面对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及各地创建经验进行了总结、凝炼。

       在将来的几天,我们将节选本书的精彩篇章,在本微信进行推送,敬请关注。

      03 郭理桥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

     (以下文字节选自郭理桥新著《智慧城市导论》第四篇第八章,有删减)

      智慧城市是一个多应用领域、多层次、结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同时需要对不同领域、不同系统、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整合、挖掘和交换。为了支撑各类行业应用,智慧城市必须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和营运管理平台,即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既要链接新建的系统,还要改造、提升原有的老系统,既要考虑内部各个层次和模块间协调配合,还要考虑外部的支撑条件,且要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是引导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信息资源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支撑,是推进我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支撑,会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各地对智慧城市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可能造成各地盲目建设、城市间各应用难以连通形成更多孤岛和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关于“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现状”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研究工作。

      智慧城市标准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的工作热点,国际主要标准化组织陆续成立了专题研究组。201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TC 268 SC1“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ITU-T)于2013年2月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焦点组”(ITU-T/FG-SSC);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13年6月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IEC/SEG 1),并在市场委员会启动智慧城市策略研究;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 1)于2013年11月全会中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组;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4年2月在技术管理局(TMB)全会中正式成立了智慧城市顾问组(AG on Smart Cities)。

      目前,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挪威、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南非等30多个国家正积极参与上述各组织的研究工作。

      关于“智慧城市标准架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随着试点工作的启动开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2012年首先发行引导性指标《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版本,研究评价体系,提出初步模型;2013年发布《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提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架构》,2014年,应各地试点建设需求,发布《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通过智慧社区的建立,统筹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资源,并形成由下至上的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力和推动力。

      引导性指标

      作为引导性指标,《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详见附录1),规定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7项三级指标以及相应的技术说明,如图8-1所示。文件明确了智慧城市(区、镇)的建设内容是: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区、镇)的建设目标是: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区、镇)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智慧型的产业发展,高效率推进智慧型的示范及应用,高规格建立智慧型的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最终的目标是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智慧地建设生态城镇、美丽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该引导指标是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参考,是技术标准制定的依据,也是评价标准考核评分的依据,为后期试点城市星级评估奠定重要基础。

[合作伙伴]    [联盟媒体]   [地方信息]   [友情链接]
版權所有 copy© 亞洲人居環境研究會
聯絡地址:香港幹諾道中139號三台商業大廈11樓
Address:Rm1101,11F San Tai Building No.139 Connaught Rd Central HongKong
中國大陸辦事處電話:+86-10-57811604 郵政編碼: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