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C绿色节能住宅新旗帜
YU——这块出现在UBC、主打绿色节能理念的中国“玉”,使向来以环保绿色自居的加国建筑商著实感受到一种压力。
YU已经在UBC周边树起了一面绿色住宅及绿色生活方式的新旗帜,它的气度,不仅在于要在UBC树立一种绿色节能住宅新标准,还想最终成爲温哥华乃至BC省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集成大者。
尽管发售才四个月,但已经超过一半的销售业绩,使YU在大温近十年来最冷的冬季——一个经过爆发式增长之后较爲清冷的房地産市场中,得以高枕无忧,继续打造她的绿色生活梦想。
YU之外围:一个疑问集合体
YU在温哥华华人房地産界的名头很响,是因爲她是中国大陆建商第一个在大温地区成规模建筑。这也是采访YU的主要原因。但除此之外,记者和所有人一样,对她了解不多。就连本地的华人经纪,讲到YU来,也鲜少能说出个一二三的来。
温哥华找房网,是大温地区著名的中文房地産网,正是这个网站率先将YU的信息向中文用户进行了披露。网站CEO何昶对YU的基本评价是:一是位置很好,位于大温最好的学区;二是竞争激烈,UBC那一阵前后有多个楼盘推出。
网站之所以率先发布YU的消息,是因爲她是中国较具实力的大型建商第一个成规模项目。此前虽然也有中国建商投资于大温,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像YU的开发商“当代绿色”这样在中国发展已相当成熟、颇具实力的大型建商,的确是头一次在大温出现。“希望她能很出色,能坚持下去。”
但何昶对YU也充满了担心,他认爲YU面临的压力很大,从YU自身而言,有很多不利因素。
一是很多人对中国建商不了解。而且中国制造的符号,在过去这几年,又往往被打上粗制滥造的印记。就算是中国移民,也未必认同中国建商。
二是YU主打的绿色环保概念,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得到认同。就算再好,也得住进去有比较,有口碑以后才能得到认可。UBC本身就被森林和海洋包围著,谁开个楼盘都是绿色的,而且是天然美景。所以YU的绿色科技在中国可能很出色,在这边不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只是自认爲很环保的本地人难以体会,就连大陆新移民,也很难明显感悟到。
何昶认爲,因爲地处UBC,YU的销售应当问题不大,但YU只是个试金石,中国建商能否适应“水土”还有待观察。在这方面,当代绿色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标本。当代绿色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并打开温哥华房地産中“中国制造”的局面,更多地取决于当代绿色自身:他们是否有长期扎根北美的打算,向来以雷厉风行、快建快售见长的中国建商是否能适应这儿的节奏,融资方面加拿大的法律极其严格、规范,中国建商能否做到游刃有余;当代绿色得以在中国高端房地産市场立世扬威的绿色科技绿色生活概念和经验,能否在大温市场得到积极的认同……。
看来,YU是个疑问集合体,YU那儿有答案吗?
YU之初探:顶尖团队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记者终于在YU位于UBC的总部见到了张亮,张亮的身份是当代绿色项目经理及国际业务发展总监,全面负责YU的开发和运营,以及当代绿色北美的开发事务。张亮著牛仔裤雪地靴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在记者面前,完全不同于楼盘开售剪彩仪式上西装笔挺的职业装束和神情,原来正赶上公司的”jeans day”。”jeans day”又称作牛仔裤日,是北美相当普遍的一种公司文化。看来很快就入乡随俗了,记者心里想。
“除了我,YU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在本地招聘的。不仅是公司职员,包括整个工程团队,全部是这儿最著名的公司,比如,建筑公司是ITC Construction Group,设计团队 是Perkins+Will,市场经销商是Mac Marketing Solutions,景观工程是Durante Kreuk Ltd,还有律师及各类顾问,无人不是这儿的顶尖级团队。”
“这麽做,是爲了保证和树立YU的品质。我们要给UBC的住户们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全新体验和生活品质。”张亮解释道。
YU座落于UBC住宅区的核心地带,UBC 大学南校区的Westbrook,占地面积105, 000平方尺,是一幢6屋建筑,爲两层水泥结构四层木质结构,包含Townhouse和高档公寓的综合性住宅。总共有106套单元,其中16套城市屋,其余爲公寓。
YU的建设体现了典型的“中国速度”,2010年12月签约,2011年2月设计,6月动工,10月对外发布,预计2012年10月交房。
与这种中国速度相适应,张亮坦言自己是个“工作狂”,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工作上。的确,在一个以慢节奏著称的西方社会里,在这麽短的时间内就把项目从图纸上搬到Westbrook Village,或许也只有张亮这种“工作狂”可以做到。
我们采访的地方,就在YU的沙盘模型旁。络绎不绝、不同肤色的看房客户,使这次采访更像一次市井中的聊天。期间,不时有顾客来销售中心看房,张亮显然是个“不放心的老板”,事必躬亲,主动招呼,交代销售员带领顾客看样板房和计划书,给顾客做介绍。虽然多次中断了谈话,但也是足以说明,没有他的“过分操心”,也不会有今天的YU。
YU之前世:前卫的“中国制造”
提到YU,就不能不提当代节能集团。当代节能集团在竞争极其激烈的中国房地産市场中能占据一席之地,是因爲他们提前看到了中国高速现代化进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创造了中国社会对绿色环保的巨大需求。于是他们以绿色科技爲先导、以绿色生活方式爲追求,打造了一批批在中国绿色生活领域具有旗舰性质的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都以MOMA爲标志,包括北京核心地带东直门的万国城MOMA、北京新型高科技园区上地MOMA等等。
从诞生之日起,当代ΜΟΜΛ就获得无数荣誉,从世界七大建筑奇迹到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如今,MOMA已经遍布中国主要城市,成爲当地绿色环保住宅的地标。
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中越来越无处不在的污染,使得由当代节能MOMA刮起的环保节能迅速在建筑行业刮起一股绿色科技风潮,绿色地産已成爲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大地産商都步当代节能的后尘,纷纷打出绿色旗帜。
但得益于当代节能十年来倾注于舒适节能住宅的经验积累,更得益于整个建筑社区综合体式的超前规划设计,以及对自然朴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理念始终如一的追求,在衆多地産商积极申报各项绿色认证的情况下, 2011年10月,当代节能ΜΟΜΛ脱颖而出,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LEED-ND认证,成爲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住宅社区,当代节能由此成爲荣膺此奖项的第一个中国房地産开发企业。
LEED-ND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获此认证,也将当代ΜΟΜΛ定格爲世界绿色建筑的标杆,是当代节能ΜΟΜΛ十余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勤恳努力与奉献的最好体现。
如今,当代节能已经走上産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道路,形成了更加立体的房地産开发模式,爲更多消费者提供“舒适而节能”的绿色家园。
YU之今生:梦想结合体 典型的“世界制造”
就在各开发商还在中国纷纷圈地、大兴土木之际,当代节能集团高层从高涨的房价及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中,体认到中央调控房价决心的坚实硬度,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国外,再一次抢先一步将外向型发展确立爲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战略。于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先后出现了当代节能建筑的身影。
2008年,当代节能集团主席张雷先生等一行人开始了当代节能北美市场的调研,他们先后去了美国东西部及加拿大东部多伦多等地进行考察。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向以绿色环保著称的这些地区,政府部门在绿色节能领域的政策扶持、绿色科研方面的投入,虽然不能说乏善可陈,但也没有料想的那样让人惊喜。在某些方面,来自中国的当代节能实际上走在他们的前面,而不是后面。这意味著,在绿色科技力量支撑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失,这让试图继续以绿色环保爲理念,打开北美市场的当代有些失望。
带著失望之情的张雷等一行人来到温哥华,原本也是打算走马观花地了解一遍,就打道回府的。但没有想到的是,从BC省长到温哥华市长一路谈下来,他们对绿色环保的体认与张雷不谋而合。尤其是温哥华市长罗品信要打造全球“最绿色城市”的计划,与当代节能的发展理念相当契合。
但只有理念是不够的,多伦多就是一个例子。绿色理念需要的是科技支撑,没有系统的科研队伍,绿色建筑只能是空中楼阁。于是在罗品信的介绍下,一行人来到UBC,这个BC省最大的学府,最强的科研基地,一探究竟。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让他们感动不已的教授John Robinson。John Robinson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一心从事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在校长的支持下,领导著UBC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CIRS)。该中心成立于2000年,旨在爲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当John Robinson教授向张雷先生详细解释他多年来的追求,以及取得的成果时,被感动的张雷先生,也産生了一种释然:终于在北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这个朋友掌握著决定北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及方案。这些方案在别人眼里,或许无足轻重,但在视绿色科技爲企业生命的张雷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于是,张雷慨然决定向UBC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捐助350万元加币,与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协议,以推动John Robinson教授的研究,帮助UBC建设集研发、办公、学习爲一体的生态实验室CIRS。如今,CIRS已经建成,成爲加拿大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教学及办公大楼,绿色生活已然开始以更爲细腻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著这儿的天之骄子们。
UBC已经在绿色可持续办公方面取得了进展,CIRS已经成爲绿色办公的标志,这使同样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UBC校长觉得意犹未尽。他找到当代主席张雷,提出能不能进行一场更爲大胆的实验,不仅要进行绿色办公,还应当推动绿色住宅。他对张雷说,地方由你们选,条件只有一个,把她打造成温哥华绿色住宅的新标志。
YU就这样诞生了。她的出生,不仅是一家矢志于绿色生活方式的中国企业的一厢情愿的努力,更是从BC省长到温哥华市长对于绿色城市的梦想,UBC校长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热爱,以John Robinson教授爲代表的绿色研发力量数十年卓越努力共同缔造的。从这一点意义上看,YU这个“中国制造”,更像是一个顶尖团队的“世界制造”。
YU之内核:越环保越舒适
爲了专心开发YU,当代节能在温哥华成立了当代绿色这一品牌,当代绿色沿承了母公司当代节能的核心理念:立足于科技、建筑、人文的三者结合,坚持做绿色节能地産,最大程度上挖掘住宅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住宅的人性关怀,爲顾客提供体贴入微、舒适环保的居住空间。
一提绿色科技,很多人一头雾水,更有人认爲只是个噱头。对于这一点,张亮给出了他的答案,他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绿色科技与生活,尤其是与居住的关系:越绿色越舒适。绿色科技的有效性,是与居住舒适度成正比的。比如,当代绿色在中国的很多项目,都不会安装空调,完全依据自然光线、自然风向,进行合理设计,让人居住其中就如生活在自然当中一样舒适。
拿YU来说,除了核心科技大量运用UBC及当代节能的科研成果外,在设计上,就要求每个房间必须保证有阳光直射,窗户采用不同于周边公寓的小块分格设计,采用超大玻璃。之所以采取中国板楼式的设计,也是爲了保证每一户都能做到南北通透,通过风向引导达到自然调节,自然流通,确保每一户人家都始终生活中UBC周边原始森林提供的干净空气中。
Yu的节能科技,还体现在:
• 按照UBC可持续办公室制定的住宅环境评估计划金奖标准设计;
• 将所有的雨水进行收集,用于灌溉和水景处理;
• 房间两端都有可打开的窗户,创新的南北通风、高效的自然采光设计,大大提升了室内的舒适度;
• 可与未来的社区能源站(燃烧废木屑)相结合的高效低温锅炉技术,共4个高效低温锅炉;
• 4层绿色植被覆盖整个大楼;
• 使用大量高性能环保和可回收材料,以及节能的家电套件;
• 能源模型显示比普通公寓项目节能40%;
• 玻璃占总立面的面积不足40%,有利于大楼整体保温;
• 位于内部庭院中间的开放式楼梯鼓励更多的人来使用,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绿色科技在客户中的体认问题,张亮认爲,核心在于让客户充分感受到舒适,然后才能理解节能的好处。所以,当代节能的産品,一直定位于追求高舒适度、高品质的高端市场。这方面YU也是一样的。就算向客户不能理解绿色节能技术,也不妨碍他们愿意追求高舒适度。
从开发设计到销售,YU就始终把销售目标很明确的定位在温哥华高端市场。从2011年9月大温楼市走低时开始发售,到目前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销售量已超出一半,开盘当天就售出了25套,无疑是一个可喜的成绩。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居住,还有客人被YU彻底吸引而舍弃了自己的独立屋,说明YU的绿色住宅理念,得到了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