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57811814

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

在第44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今天正式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围绕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大型国际重要湿地、非洲土地覆盖、中国东盟区

在第44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今天正式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围绕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大型国际重要湿地、非洲土地覆盖、中国—东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四大专题开展监测分析。

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四种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达到27.64亿吨,同比增产1.2%,其中玉米、水稻产量基本持平,小麦和大豆产量好于上年;2014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与2013年基本持平;2014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良好,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生产形势乐观,玉米、水稻和小麦进口来源国产量小幅下降。

“大型国际重要湿地”专题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对大型国际重要湿地进行监测分析。报告显示,2001—2013年,全球100处大型国际重要湿地面积保持稳定,但欧洲罗马尼亚多瑙河三角洲、南美洲阿根廷奇基塔湖泊、亚洲伊朗乌尔米耶湖、非洲乍得境内乍得湖等部分湿地的干扰和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受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001—2013年国际重要湿地内的各种湿地类型呈现了明显的年际间转化特征。

报告建立了目前现势性最强的非洲土地覆盖数据库。结果显示,非洲土地覆盖中面积占比最大的裸地、灌丛、草地和森林四种土地覆盖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1.78%、26.56%、18.42%和13.74%;2000—2014年期间,埃及尼罗河流域农田面积净增加11.19%,维多利亚湖周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以城市为主的人造地表覆盖面积增加了143.97%,草原植被在萨赫勒地带大多数地区呈现增长趋势。

“中国—东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专题是国际上首次针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开展的综合遥感监测。监测显示,该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总生物量近400亿吨,中国、印度尼西亚森林生物量分别占区域总量的41.0%和34.8%,森林年固碳能力近20亿吨。

该报告自2013年首次发布以来,相关数据集产品总下载量超过60万条。据悉,明年将把“一带一路”热点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纳入年报。


[合作伙伴]    [联盟媒体]   [地方信息]   [友情链接]
版權所有 copy© 亞洲人居環境研究會
聯絡地址:香港幹諾道中139號三台商業大廈11樓
Address:Rm1101,11F San Tai Building No.139 Connaught Rd Central HongKong
中國大陸辦事處電話:+86-10-57811604 郵政編碼: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