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份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影响报告发布
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举办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要内容,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份关于气候变化对
10月30日,中国工程院举办“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要内容,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份关于气候变化对于重大工程的影响报告,也是国内第一次将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体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性。
该课题于2013年12月启动,历时近一年的研究和讨论,形成课题综合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为《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提供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任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任副课题组长,十位院士和六十余位专家参与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之下,中国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实测特征以及对未来的预估;气候变化对青藏铁路、高速铁路、水利水电、电网工程、生态工程、沿海工程以及能源工程等七类工程的气候变化影响与对策。
会上,杜祥琬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他说,这一工程立项的科学基础之一是适应气候变化。我国众多的大型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其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以及运行效益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重大工程都是百年大计,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认识、评估气候变化对工程的影响以及重大工程应当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他指出,适应是以降低脆弱性,降低气候风险为目标的,主动有序的行动,趋利避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他期待这份报告的发布能够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引起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