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57811814

联合国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加速行动实现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

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进展报告表示,国际社会需要紧急采取大胆和创新行动,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球认可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爱知目标。 《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4》于今日

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进展报告表示,国际社会需要紧急采取大胆和创新行动,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球认可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爱知目标。 
    《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4》于今日正式发布,今年也是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半程的前一年。报告指出,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是,国际社会仍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推进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实施。 

国际社会于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正式通过了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并且在联合国大会和里约+20峰会上重申了该计划和目标。 

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将会为2015年发展议程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即减少饥饿与贫困、改善人类健康以及确保能源、粮食和水的可持续供应。 

 然而,只有改变社会才能实现这些共同目标,包括更加高效的利用土地、水、能源和材料,重新思考我们的消费习惯,特别是粮食生产系统的变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我敦促成员国和利益攸关者在各自的计划中认真考虑《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4》的结论,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倍努力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表示:"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负责任管理不仅仅是基于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促使决策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还包括自然资本对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健康的生物多样性,居民生计、生态系统服务、栖息地和粮食安全都将会受到影响。" 

"减少生物多样性流失的行动必然会带来大范围的社会福祉,并为向更加可持续和包容性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他补充道。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迪亚斯表示:"好消息是,缔约方正在取得进展并承诺采取具体行动实现爱知目标。但是,报告也告诉我们需要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实施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和实现爱知目标。" 

 "我们必须加强联合行动,应对生物多样性流失并推动多个目标的实现。全世界已经越来越了解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实现爱知目标的行动也将有助于粮食安全、人口健康和获取改善饮用水等目标的实现。"他补充道。 

迄今为止,爱知目标已取得的成就, 

迈入正轨: 

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已经取得进展的领域: 

       目标11 - 保护区 

地球陆地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在逐步上升,指定的海洋保护区也在加速进展。近1/4的国家已经实现了保护其17%陆地区域的目标。 

但是,仍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11。虽然沿海地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进展,但是开阔洋和深海海域,包括公海的进展缓慢。 

目标16 - 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 
 
        在2015年最后期限前获得了51个缔约方的批准,名古屋议定书于2014年10月12日正式生效。 

但是,名古屋议定书的进一步批准以及到2015年确保所有缔约方的实施,仍需要立法、行政或政策措施提高议定书的实施。 

目标17 - 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公约194个缔约方中的179个国家已经制定了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至少57个国家更新了战略和行动计划。 

需要采取更多行动的目标: 

绝大多数目标仍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以确保2020年前目标的实现,例如:

目标5 - 使所有自然生境(包括森林)的丧失至少减少一半

目标8 - 减少污染,包括过分养分造成的污染

目标10 - 减少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对珊瑚礁和其他脆弱生态系统的多重压力

目标12 - 防止已知受威胁物种的灭绝,改善并维持这些物种的保护状况

目标15 - 生态系统的复原力

未来的道路: 

这些目标的实现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根据目前的趋势,至少到2020年,生物多样性仍将面临着不断丧失的压力。 

部分原因可能是积极行动和积极成果之间的时差。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压力而言,采取的行动仍然不够充分,因此无法克服生物多样性丧失造成的不断增长的影响。应该把应对这些影响放在首位。 

应该共同解决所有的爱知目标,而不是孤立地解决某个目标。对某个具体目标采取的行动将会给其他目标的实现带来重要的影响。 

实现到2050年终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愿景,以及避免全球气温上升2℃、对抗荒漠化与土地退化等重要的人类发展目标需要合理的实现途径。但是,这些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做出改变,包括更加高效的利益土地、水、能源和材料,重新西靠我们的消费行为,特别是粮食生产系统的变革。 

报告下载,请点击www.cbd.int/gbo4 

更多信息,请联系: 

环境署新闻办主任Shereen Zorba,电话:+254 788 526 000,邮箱:Shereen.zorba@unep.org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信息官员David Ainsworth,电话:+82 (0)10 2149 0526 (至2014年10月17日),邮箱:david.ainsworth@cbd.int

- See more at: http://www.unep.org/newscentre/Default.aspx?DocumentID=2803&ArticleID=11013&l=zh#sthash.UlHqgmSt.dpuf



[合作伙伴]    [联盟媒体]   [地方信息]   [友情链接]
版權所有 copy© 亞洲人居環境研究會
聯絡地址:香港幹諾道中139號三台商業大廈11樓
Address:Rm1101,11F San Tai Building No.139 Connaught Rd Central HongKong
中國大陸辦事處電話:+86-10-57811604 郵政編碼:100081